公元1669年,康熙正式亲政我是康熙。这位蓄势待发的少年天子,一旦坐上至高无上的王权宝座,就显示出不可遏止的治国雄心。他十四岁时就亲自谋划铲除了位高权重、专横跋扈的鳌拜,一生先后平定三藩之乱,东北反击沙俄,西北扬威平叛,修德中外一家;对内则治河安邦,富国裕民,肃清吏治,开创出“康乾盛世”的繁盛局面。
康熙的一生,既能纵横疆场、运筹帷幄,又能经世济民、安邦治国,达到儒家标准的“内圣外王”境界我是康熙。这样的帝王,如果不是处于一个终结蒙昧的专制王朝,也许算得上“千古一帝”了。康熙一生兢兢业业,把全部精力和学识、才能贡献于统一国家,捍卫 *** ,发展生产等方面,为中国社会前进作出了重要贡献,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英明君主。
功绩: 户籍改革 康熙七年(1668年),停编黄册,改每年由各地造送丁口增减册,三年编审一次我是康熙。 康熙五十一年,康熙皇帝觉得现有赋税已够,实行“盛世滋生人口,永不加赋”。这是一次重大转折,户籍之一次开始与赋税完全脱钩。到雍正年间,“摊丁入地(亩)”,针对人口流动,全部取消人头税,只收土地税,使户口彻底与土地分离。
剪除鳌拜 康熙八年(1669年),康熙与近臣索额图密谋,支开京城中鳌拜的亲信(主要是军队将领与警备骨干),随后又安排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卫戍部队的指挥权我是康熙。在鳌拜入朝时,康熙密令庭前布库少年们(布库是满族的一种摔跤游戏)将之生擒下狱,并宣布鳌拜三十条罪状,本应处革职、斩立决,但康熙帝念其往日功勋,将其免死禁锢。
随着鳌拜的覆灭,鳌拜利益集团随之覆灭,这一过程没经过军事流血,也未引发社会重大骚动,故而有人评论康熙处置鳌拜案说:“声色不动而除巨恶,信难能也我是康熙。” 绘制地图 1680年,康熙组织西方专家学者,用了10年时间,绘制了当时全世界更好、科学水平更高的中国地图———《皇舆全览图》,出版了自己的科学论文《御制三角形推算法论》[2] 。
编纂书籍 组织编纂了《古今图书集成》、《全唐文》、《康熙字典》、《律历渊原》等书籍[2] 我是康熙。亲自撰写科学文集《几暇格物编》[2] 。 防治天花 推广用金鸡纳霜治疟疾和种牛痘以防天花(在皇子、宫女身上做实验)[2] 。 培育杂交水稻 在 *** 丰泽园的一块稻田里,发现了一株高出众稻的成熟稻穗[2] 。
于是他把这株早熟的稻穗摘下来,决定第二年再种,看它是否比别的稻子早熟我是康熙。第二年试种的结果,还是比别的稻子早熟。从此,他便以此为种子,培育了新的杂交稻种。这种新稻种所产之米叫“御苑胭脂米”,色红味香,煮粥最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