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长在线工具箱

曹县翰林院:中国翰林院被焚的真相是什么?

  庚子国难前,座落在外国公使馆区的中国翰林院,以巨量藏书著称于世,是 当时世界上更大最古老的图书馆,被当时西方人比做是中国的牛津、剑桥、海德 堡和巴黎曹县翰林院。翰林院内藏有卷帙浩繁的各类古版善本,举世罕见的《永乐大典》和 《四库全书》的底本就珍藏于此。

  以金黄色丝绸装订而成的万卷册的《永乐大典 》,是明代由两千名学者参与编修的大型综合性类书,经明末文渊阁大火,仅存 副本;到了清代,这些副本已散佚两千余卷,其余都收藏于翰林院内(参见《中 国大百科全书》)曹县翰林院。另外,乾隆年间由纪昀、陆锡熊与众多清朝学者合编的七万 九千卷的世界上更大的学术丛书《四库全书》的各类底本,当时也珍藏于翰林院 内。

     1900年间的翰林院大火,不仅将辉煌建筑焚毁,而且数千万卷古籍善本 也在大火中烧毁,其中包括当时仅存副本的《永乐大典》曹县翰林院。同样惨重而无法弥补 的损失是——据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先生考证——从全国各地搜聚的《四库全书》 的大量底本,也在那次翰林院大火中被烧成灰烬(参见台北《联合报》副刊,马 悦然专栏第45集)。

  翰林院大火所造成的中国古籍文化方面的损失是永世无法 弥补的曹县翰林院。   国人历来认为翰林院是八国联军所焚毁。但事实上,当八国联军破京城解救 被围攻的公使馆时,翰林院已经在大火中和枪炮声中变为废墟将近两个月了。翰林院毁于1900年6月23日大火,八国联军抵达北京的时间是1900年8月14日。

  翰林院遭焚的时候,北京外国公使馆正陷于清兵与义和团的围攻之中, 除了获清 *** 许可而先期抵京的340名外国公使馆警卫人员,八国联军尚未进 京曹县翰林院。一百年过去了,除了翰林院大火罪魁被“张冠李戴”,国人还众口一词认定 :“翰林院的数万册经史典籍,包括《永乐大典》……均被(八国联军——引者) 洗劫一空”(《国耻事典》296页)。

     那场大火是谁放的?翰林院究竟毁于何人之手?那些“被洗劫一空”的古籍 经典又是怎么回事?与此相关的西方人在这场浩劫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? 反省历史应当首先弄 *** 相曹县翰林院。   中国兵匪自焚翰林书院,不易攻破,而且“其大可容千人”,所以,在义和拳乱时期的围攻中,英国公使馆内不仅聚集了各国公使及其家眷,而且容纳了大量各地逃到使馆避难 的中国教民。

  几乎所有使馆区内的洋人都认为,这里以翰林院为屏障,是最安全 的地方曹县翰林院。   1900年6月21日,清 *** 对外宣战,义和团和清军开始围攻使馆(及西什库教堂)。

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,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曹县翰林院

admin
admin
这个人很神秘